DSC00612.JPG

(台南大南門城)

她走出南大附小轉角處的「鹿角枝咖啡館」,一頓早午餐也差不多吃到中午了。

 

揮手與高中同學道別後,沿著樹林街散步,經過台南大學校門,轉個彎往南門路走去,路旁老樹成林,偶見竹林間的日式建築還留在校園內,一股古老閒適氣息瀰漫著街廓。

 

走到「柏楊文物館」,便也見到對面那片台灣府城殘牆高高聳立在路旁成為省南女母校圍牆的一部分,看著看著,輕輕說了句「真令人懷念的日子」。

DSC00596.JPG

(樹林街台南府城牆殘跡)

到了南門路口轉了個左彎,她走進「迦南水果店」,剛用完早午餐,只能點了杯果汁喝喝,她看見一桌年輕孩子點了紅豆湯圓抹茶冰,那盤冰堆疊高到誇張的外觀依舊與當年相同,她微笑地回想著,以前通常是吃完鍋燒意麵後再點盤牛奶巧克力水果冰,總要兩個人吃,不然這盤冰是吃不完的…

DSC00599.JPG

這夏午,並不炎熱,她走過馬路,來到大南門公園,一旁樹林街上的「小豆豆」依舊人潮洶湧,這也是她念書時常來的店,那時,迦南與小豆豆便是同學常吃的兩家小店,賣的餐點差不多,各擁支持者。

DSC00632.JPG

走入蓊鬱林間,她看見以前的中廣電台建物用地已被市府收回改成「南門電影書院」,由台南藝大經營,幾台絕版放映機,默默播放著老電影。

DSC00629.JPG

(南門電影院一樓)

一張古老電影海報十足復古味,她想著,以前可沒看過這裡,應該是後來新設的吧?

DSC00611.JPG

大南門城前那株老榕,垂逸鬍鬚似的氣根連至地面,圓形磚砌椅凳圍成大圈圈,可躺可坐,以前就是乘涼聊天的好地方,在這看著大南門古城門角度剛剛好。

DSC00615.JPG

(寧南門)

DSC00623.JPG

(甕城內之老樹)

走入甕城門,裡面才是大南門的城門「寧南門」,只是,那扇門從來都是關著的,一旁一棵老樹根鬚已經侵入城牆,合為一體,倒是從以前就這樣了。

DSC00620.JPG

(寧南門城樓,遠處是南門教會塔尖)

看著樹叢葉影間的藍天白雲,遠遠看見南門路上長老教會的十字架塔尖,以前應該沒有吧?高中時候會在教會裡K書,雖設備不是挺好的,但有許多人在一起K書顯得安全,況且,教會是免費出借場地,也不知是哪一年改建的,好可惜,古老的回憶只留在相片裡了。

DSC00608.JPG

她漫步在公園裡,走過「甘棠遺蔭」碑,這季節,七里香已經過了花季。

DSC00603.JPG

(南門碑林,現已禁止拓碑)

她來到一旁「碑林」,這片全台灣最大的碑林,略為斑駁,她想著,台南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古蹟或遺蹟大致上不是日治也不是清末最多而已,倒是有許多是明鄭或清初康雍乾三帝時期留下來的,也有的還是更古早的荷治遺蹟。

DSC00606.JPG

她記得國小時參加校外書法班,第一次來到碑林是進行拓碑,老師不只是事前解說、準備材料與工具,連拓碑的步驟與注意事項都再三交代後才准學生們動作,洗碑、上白芨、上紙、上水、捶碑吸乾、上墨,流程上需十分小心,拓碑視石碑大小與難易程度,老師都要求至少兩人以上為一組合作,相互支援照應。

 

同組有一不怎麼熟悉的不同校男學生,長相清秀,他一手書法寫得極佳,尤以顏真卿帖為擅長,說話不疾不徐,拓碑之時,下手輕逸,後來,她才知道他曾拿過台南市國小高年級組書法第一名,也拿過國畫比賽前幾名。

 

上國中後,男孩念大南門城旁的和尚學校「建興國中」,她則念南門路上的尼姑學校「中山國中」,離大南門城約一百公尺多,這大南門城約在兩所學校中間,偶爾,她還會在小豆豆或迦南看到男孩,不過,也只是點頭寒暄幾句之交情。

 

高中聯考,她考上省南女,男孩則聽說是去念了台南高工,她不太清楚男孩的就學成績,對於他沒有念普通高中感覺有點意外或說是可惜吧,不過,這也大概是男孩與她的人生分岔點,他們不曾再見過面。

DSC00607.JPG

她坐在碑林外的石椅上,靜靜地想著這些往事,都不是太重要的事,樹林街、南門路、老城牆、老屋、老樹、老碑、老電影、老店與老闆,還有一個老同學?不,應該是老朋友,不,也不是老朋友,沒有那種交情。

 

那麼是什麼交情?她想著,看著碑林,她想起那天拓碑後,他把完成的那張拓本交給她,他自己一個人又開始仔細整理清潔碑面,以免損壞文物,這應該不算什麼交情吧?

 

有一次,她從小豆豆吃完麵出來,發現店外公園草坪上有幾個建興國中學生扭打成一團,她不是很確定她是不是看到那男孩,旋即被同學拉走趕著去補習。

 

她很不清楚理解這個男孩是不是自己的朋友,自己想想都覺得奇怪?

 

高中後,她不曾再見到過男孩,課業與學校差異太大,她也從不知男孩大概住在哪裡?也不曾想認真去尋,只是,那一段校外學習書法的日子曾給她留下印象,她知道那男孩的書法與國畫極好,也知道了他的綽號「毛竹」,聽說原因是他喜歡畫孟宗竹。

DSC00610.JPG

坐在石椅上望著碑林,她覺得大概想不起什麼了,對了,還有,她想起還有自己孤單老人一個,其他還有什麼?

DSC00600.JPG

近晚了,跨過樹林街小路,該回家去了,在台北好多年以後,這幾年沒再仔細逛過的這些小巷,這裡變了好多…她發現前面有家新店舖「毛竹鍋物」,一看覺得好笑,這麼巧,剛看到碑林才想起曾有個不是同學也不知是否為朋友的人綽號叫「毛竹」,這邊居然有家店叫「毛竹」?

毛竹.jpg

(取自毛竹鍋物FB圖像)

人行道上的招牌,那四個毛筆字店名令她覺得莞爾,不禁好奇走入店內,不大的店面,座位並不多。

毛竹-1.jpg

(取自毛竹鍋物FB封面)

見得一櫃台男人蓄著小鬍鬚,包著黑頭巾,看著實在看不出與以前的毛竹先生有何關係?認錯了或該說想多了,向櫃台人員說聲抱歉後轉身欲走,卻被櫃台店員喊聲叫著「小姐,妳用餐還是找人?」

 

她連聲說「我應該記錯店名了,抱歉!」,店員卻說「哦,沒關係…可是,妳看起來有點面熟?」

 

「應該不會吧?我這是第一次來你們店,不可能面熟。」心想,套熟稔攬客?還是老梗想要電話啊?不禁有點不悅轉頭便走。

 

迎面開門走進另一包著頭巾的清瘦店員「下次不要忘記提前多訂菜,這麼臨時會出事的…」雙手環抱著一籃青菜與菇對著櫃檯店員嘟嚷著。

 

他們擦身而過,沒有太多眼神交流,進門的店員向她微微點頭說了聲「謝謝光臨,歡迎下次再來」。

 

這一刻,她看見門邊牆上一幅女孩坐在窗邊用餐的水彩畫,臉望著大南門公園,畫裡那家店活脫就像「小豆豆」。

 

她停了下來,那女孩依稀有點像她國中時的裝扮,蓬鬆頭髮捲捲地,畫內的窗外腳踏車與她那時的淡粉色淑女車十分類似,連車把上那兩串流蘇都有,她不十分確定…只覺得…好熟悉,那感覺與櫃檯店員說的「面熟」好像也差不多意思。

20190915南門教會_190915_0003.jpg

沒想到,她瞥見更旁邊的牆上一張南門教會門前的素描舊畫,畫著人行道上有一著省南女短上衣黑摺裙制服的女孩,也是牽著那輛腳踏車,這幅面孔看來更清晰,輪廓間神韻與現在的她更相似,這時,她有點驚呆了,不禁,回過頭去看著櫃檯,似乎想問「這是什麼?」…

 

櫃台店員看著她連忙交叉揮著雙手,意思是「不是我」,偷偷指向又剛從廚房出來的低頭店員,口型默聲地說「是他畫的」。

 

她望向那剛走出來的店員,四目交接,一陣緘默。

 

過得一晌,兩人才支吾地問說「是妳嗎?」「你是毛竹?」,他們都忘了對方什麼名字,只是,依稀地,他還認得她以前的面貌,而她還記得對方的綽號。

 

若說毛竹先生在等她,這太浪漫而不切實際,女人忘了毛竹先生的真正名字,也誠然正常。

 

那幅女孩用餐圖是男孩從前畫的,而女孩曾看到那個草坪上打架的人確然是他,因為他同學嘲笑他不敢去表白。

 

另一幅南門教會圖也是他畫的,那是他念高中時一次經過南門路,剛好看到女孩牽車經過教會前,卻非刻意窺視而畫,因為,他們就學成績是天差地遠,男孩早就明瞭不需再去尋女孩。

 

開店使用這兩張圖,只因店就開在大南門城旁的樹林街,女孩是他曾經的回憶,在這大南門城公園附近,他想,不會有人認得這個青澀年華的女孩是誰。

 

鍋物話當前,毛竹畫當年~

 

「現在還畫嗎?」她問著,他笑笑回答「不了,換拿鍋鏟了,顧生活要緊啊,不過,也還好,顧自己與員工就可以了,還過得去」…

 

夜深,接近打烊了…

 

女人笑了,大方地伸開雙臂討個抱抱,原來,這世界上,曾經有一個男孩偷偷地喜歡過自己。

 

男人也笑了,張開了雙臂迎接,原來,還有人記得毛竹的綽號,也記得那草皮上狼狽的自己。

 

那一夜,他告訴她,其實他不愛畫竹的,他只記得她的名字有個「竹」,她那學生頭將捲曲天然髮質弄得更加毛毛了,同學管他叫著毛竹,卻是捉弄指她來著…

 

夜裡,她走在樹林街回家路上,手裡拿著那兩幅畫,心裡濛濛地不知想些什麼,也許,就像那亙久不變的台南古早味道,確然會是有點…甜甜的。

DSC00627-1.jpg

(大南門公園老榕)


(以上內文之人物純屬虛構)

 

歡迎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  大叔大嬸  按讚~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叔大嬸 的頭像
大叔大嬸

大叔大嬸

大叔大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