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周遭.jpg

(台南楠西區-鹿陶洋江家古厝一隅)

坐在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內,窗外就看到台北市政府,再過去一點是台北101,據101官方說該設計意象採用「鼎」的概念,有聚寶盆的隱喻,看上去就像八段竹子節節高升,他看來卻像極了一根高聳入雲的九節鞭,這是職業毛病了,看什麼都不像什麼,抽象些。

 

這三月末的雨下得有些濛濛然,不知何時才會停?台北總是這樣的天,雖說臨窗無礙看著信義區一幅星月無蹤煙雨濛的迷離,是很美,但夜半孤燈艷霓虹的寂寥,又總是孤獨的夜,掣了燈,回家去了。

 

四月清明掃墓,一路換車輾轉才回到台南楠西,這旅途不算輕鬆,台灣不大,卻走了半天,搭著統聯到台南,再從市區坐興南客運「綠線」到玉井,家人會來玉井接他。

 

綠線途中,他下了新化站,沒有直接坐到玉井,這是他每次回家的習慣,走到新化老街市場口,吃碗煎肉粿與豬血湯,這是他念高中時偶而會來品嘗的古早味美食,若時間允許的話,他會去新化圖書館走走,那也是他高中常去的地方,東晃西晃之後,再回到新化站隔壁的小七,買杯飲料面窗坐著,度過想念的時刻。

鹿陶洋江家古厝大門.jpg

(江家古厝大門)

一早,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清明祭祖開始了,他的老家「江家古厝」是目前全台灣最大的傳統單姓聚落,四進三落的傳統閩南建築保存完整,已被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與歷史聚落,也是楠西當地知名景點。每年,江家後代子孫組成的祭祀公業都會舉辦清明祭祖,由四大房輪流,今年是祖上二房負責。

 

祭拜結束後每人領取紅龜粿及100元,中午一起在古厝公廳吃潤餅,宗親團聚聊天,熱鬧又溫馨,自有記憶開始,他知道這是家族不變而且相當重視的傳統,雖然北漂工作,清明掃墓,無論如何,他一定會趕回去,順便看看同學老朋友。

 

他家境稱不上小康,父親在楠西農耕,母親去梅嶺餐廳幫傭,閒暇之餘,還得幫忙父親採收農作,他自國小後便開始幫忙父親工作,書就念得不上不下,高中就讀新化高工,算是就近也是個不得不的選擇。

 

家裡對他沒太多期望,念個高中,看畢業以後要做什麼再說,他原也沒有自我要求,直到高一遇見了那女孩,他突然振作,只是,念書不是個想著祈求就會成功的夢,對他來說,那女孩離他真是天高地遠之別,猶如金庸筆下的語嫣姑娘高不可攀…她念的是台南女中。

 

聽說,還是那年台南女中入學榜首,這件事在新化當地蔚為新聞,街頭巷尾談論著,連他在楠西都聽過,也看過地方新聞報導,她與父親接受訪問,她父親說著…那時,他感覺那女孩就像女神般的存在,怎麼有人書可以念得那麼好、人又長得那麼清秀?

 

新生入學後,看見導師,他總覺得很像報紙裡的「那位父親」,過不多久,他終於確定了,導師就是那女神誕生的源頭,開始了他既興奮又沮喪地度過三年高中生活。

 

他興奮著,離女神那麼接近,縱然那老頭只是女神爹爹,但偶而可以聽到女神爹爹談著一些有關於她的訊息。他沮喪著,離女神那麼遙遠,雖然每天早晚都可以看到她上車下車,但卻不能說上一句話、寫上一封信,不然,女神爹爹不會饒過他的,那…高中三年就會很難過了。

(待續)

(以上圖片取自台南市政府台南旅遊網)

 

歡迎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  大叔大嬸  按讚~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叔大嬸 的頭像
大叔大嬸

大叔大嬸

大叔大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